casino365sport365

将猩猩的声音“翻译”成1000首诗

将猩猩的声音“翻译”成1000首诗

□金陵晚报/紫金山新闻记者

李子俊 王峰

当红山动物园的动物小明星——红毛猩猩“毛栗子”的叫声和鼾声,被充满才情和想象力的“80后”诗人丁成捕捉,在高科技、翻译软件的“加持”下,“创作”出的1000首诗,会充满怎样的奇思妙想?12月20日,《阿猩》新书发布会在南京“世界文学客厅”举行。

“你为了走进一个美好的日子,走错了两次。但如果你有可能治愈整个世界,或有所收获,那就还算值得。”“儿童是我们生命的备份,我们是儿童的成长导航”“朋友必须冷冻保存,把朋友放在外面,很容易化掉。”……

在当天的新书发布会现场,众多“粉丝”竞相翻开厚厚的《阿猩》书册,反复咀嚼这些“灵魂诗句”。记者看到,书册结集了足足一千首诗歌,创作题材十分丰富,涵盖了自然、动物、人类、星球等。风格也十分多变,或自然纯真、或发人深省、或充满哲思。

本次发布会由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、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联合举办。记者了解到,《阿猩》的诞生,充满了“天马行空”的想象力,可谓一次不折不扣的行为艺术。创作灵感,来自红山动物园里红毛猩猩“毛栗子”在出生第63天的叫声,和它出生第68天时的鼾声。诗人丁成通过技术手段,把这些声音转化成文字,再运用翻译软件译成200种人类语言,并利用翻译软件的错译、误译、乱译和误差,获得了丰富的“素材”,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加工和创作,最终形成了1000首诗,分为“现实”和“梦境”两个部分。

“毛栗子”何许猩也?它为什么会受到诗人的关注,并且引发了其写诗的灵感?

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园长沈志军说,“毛栗子”在2022年8月31日出生,是红毛猩猩“小黑”与“小律”的第二个娃。“小黑”与“小律”是一对恩爱夫妻,且都极具文艺天赋,擅长绘画。

自带文艺基因的“毛栗子”,出生后牵动了无数网友的心。然而,由于母亲“小律”缺乏育儿经验,无法保障母乳喂养,“毛栗子”出生后不得不从母亲身边离开,由保育员“奶妈”进行人工育幼。在“奶妈”24小时的贴身照顾下,“毛栗子”克服重重难关,茁壮成长,“奶妈”用手机记录下了它的各种声音。在它10个月大的时候,“奶妈”护送它回到亲妈身边,使其重获母爱。

“80后”诗人丁成分享了他的创作经过。2022年的一天,他受“人间动物园艺术计划”邀请走进红山动物园,看到了一幅十分温馨的画面:“饲养员盘腿坐在草坪上,‘毛栗子’仰躺在饲养员的腿上晒太阳。它的红发呈放射状向四周炸开,在阳光的照射下,每一根都像是璀璨的金线;粉嫩的脸皮还是白皙的,双目微闭一动不动地享受着,看上去惬意极了。”

这一幕深深打动了丁成。他说,他那一刻像“突然断电的宇宙”,不由自主地用手机录了一段“毛栗子”的视频。回去后,他决定把它的叫声“翻译”成诗。此后,他通过与红山动物园沟通,获得了“毛栗子”撒娇的28秒声音文件,和它在睡梦中打鼾的23秒声音文件。经过深度编辑、技术转换处理,以及语言互译,丁成试图建立起红毛猩猩和人类的联系。“这是一种爱的分享,是跨越物种的理解和关怀。”他这样总结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