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徐铉 (宋)卷别卷五上反切如乘切頁碼第150頁,第4字續丁孫
𠧟異體𠧱、迺、廼
驚聲也。从𠄎省,卤聲。籀文𠧟不省。或曰𠧟,往也。讀若仍。
鉉注臣鉉等曰:西(卤)非聲。未詳。
𠨅古文𠧟。
附注段注本「西」作「𠧧」,並云:「𠧧者,籀文西字。」鈕樹玉校錄:「迺即𠧱(𠧟)之隸體。」清許溎祥《說文徐氏未詳說》引孔廣居曰:「《緜》之篇:『迺慰迺止』、『乃召司空』,一詩而兼用『迺』、『乃』;《秦(繹山)刻石》:『乃降專惠』、『𠧱今』皇帝,一碑而兼用『乃』、『𠧱』。是『乃』與『𠧟』本一字也。」
蔣注唐唐玄度《新加九經字樣》:今經典相承作迺,音乃。
蔣注清顧南原《隸辨》:《古文尚書》乃皆作𠧟,秦繹山碑亦作𠧟,從籀文西。碑作𠧱者,從古文西也。亦變作𰀾,經典相承用此𰀾字,碑變從辶(迺),今俗因之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徐锴 (南唐)卷别卷九反切而冰反頁碼第382頁,第7行,第3字述
驚聲也。從乃,卥省聲。籒文𠧟不省。或曰:隨往也。讀若仍。
鍇注臣鍇按:《秦刻石文書》乃字類此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383頁,第1行,第1字述
古文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段玉裁 (清代)卷别卷五上反切如乗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810頁,第4字許惟賢第360頁,第7字
驚聲也。从弓省。卤聲。
段注卤聲宋本作西聲。不誤。趙鈔及俗刻作鹵聲。誤甚。从弓省者,从弓而未盡其曲折也。卤者,籒文西字。以西爲聲也。鍇本作从乃,卤省聲。非是。驚聲者,驚訝之聲。與乃字音義俱別。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史》、《漢》發語多用此字作迺。而流俗多改爲乃。按《釋詁》曰:仍迺侯乃也。以乃釋迺。則本非一字可知矣。西聲則古音當在十三部。古音西讀如詵。又讀如仙。
籒文𠧟不省。
段注按此五字疑有誤。當作卤籒文㢴。《說文》之通例如此。
或曰𠧟,
段注逗。鍇作隨非。
往也。
段注玄應書三引《倉頡篇》迺,往也。
讀若仍。
段注如乗切。按此三字不在卤聲之下而系於此。是或說往義之音則然也。仍孕字皆乃聲。一部與六部合音也。𠧟讀若仍。則謂从卤乃省聲。或說與前說迥異。今人迺讀乃。與或說相近。
古文𠧟。
段注𠧟本古文。此又古文之異者也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(近代)朱三𠧟在諄部,當讀若詵【新】。或曰往也,此說是也。先者,行之往,𠧟者,詞之往也。
迺字的相关索引#书籍索引1汲古閣本第297頁,第8字2陳昌治本第396頁,第4字3黃侃手批第306頁4說文校箋第197頁,第2字5說文考正第186頁,第4字6說文今釋第670頁,第1字7說文約注第1178頁,第1字8說文探原第2687頁,第1字9說文集注第981頁,第1字10說文標整第119頁,第11字11標注說文第195頁,第1字12說文注箋第1549頁,第1字13說文詁林第5056頁【補遺】第16745頁【後編】第14584頁14通訓定聲第3248頁,第2字15說文義證第405頁【崇文】第1617頁16說文句讀第597頁17章授筆記第202頁,第7字18古字詁林第五冊,第23頁,第1字19古字釋要第484頁,第1字